自3月2日起,密院全面启动线上教学,将课堂教学搬到网络上。经过全体师生齐心协力,线上教学已经稳定有序地开展了几周时间。经过这段时间,师生们对线上教学都有了更深的感受和思考。近期,我们邀请到一些参与线上教学的老师和同学,以线上访谈的形式,分享他们对于线上教学和居家学习的心得体会。

微信图片_20200310142013

本期分享嘉宾是学院教师沈泳星副教授,在春季学期他负责《动力学与振动》(Vm 240)课程的线上教学。这门课是密院机械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学生通常在大二年级修读。这门课也是很多国之重器(如造岛神器天鲸号、登月飞船嫦娥四号等)的技术基础,同时是该专业另外两门必修课的先修课,所以在学生本科学习的过程中非常重要。以下是沈泳星关于线上教学的一些思考和分享。

您在准备线上课程中有什么心得?

首先一定要熟悉教学软件Zoom。除参加学院组织的培训、试讲和经验交流外还需要多摸索一下Zoom里面各种设置带来的不同效果。

其次要增加互动环节。线上课程不能看到学生的表情和专注度,所以不时的互动可以提升学生的专注度,及时掌握学生的理解程度。

再次就是要提前做好预备方案并提前向学生宣布。网课受到网络制约,不管是网速和软件都有可能出现不可预测的障碍。如在我的课上,当网络出现问题时,学生应立即切换至预先告知的MIT OpenCourseWare来继续课堂学习。

您的线上课程的特色和亮点有哪些?会通过哪些途径增加线上课堂的互动?

相较于线下课堂,本次线上课程组织了较多的互动和反馈环节。通过Zoom软件界面中“是”“不是”“讲慢一点”以及“讲快一点”四个按钮,让学生们进行单项选择题。通过学生答题速度和答案准确率,掌握学生的关注度和理解度,从而实时调整具体内容讲多快和讲多细。另外我也鼓励学生通过按“举手”按钮或Zoom聊天框进行提问。总的来说,与传统课堂相比,学生们更愿意通过键盘来表达自己的选项,或者表达提问的意愿。

此外,我通过使用ipad,实现现场手写推导公式。既保留了线下课堂的优势,让学生看到知识的形成过程,又利于学生保留推导内容,便于课后笔记的整理和复习。

对您来说,线上教学模式和以往线下课堂有什么不同?对于您的课程来说,两种教学方式各有什么利弊?

线下课程利于老师展示实物和察言观色,但是互动所用时间较多,学生提问意愿较差。

线上课程利于笔记的保留和课后的复习,比如想回顾一下大概内容的可以以倍速来播放课程录像,觉得整体理解起来有困难的可以把内容切分为10-15分钟的单元来看,或者只针对个别难点再看一遍讲解。互动也更有效率,学生更愿意提问。但是面对面的交流就停留于表面,不利于发现跟不上的学生。

总之对有自主性的同学来说,线上教学应该更能根据自身情况制定计划。

过去几周线上教学过程中, 有什么让您印象深刻的事情?

第一周的第二次课开始,同学们提问特别积极,这一氛围也一直维持到后面的课堂中。我本来还专门下载了用于抽签的小程序,用于随机抽取同学来回答问题,现在看来是不必要了。

对于在家上线上课程、开展居家学习的同学们,您有什么建议?有什么有用的技巧、平台和小工具推荐给他们吗?

首先希望同学们认识到在这个特殊时期,需要每个人都克服眼前的一些困难才能不耽误学业进度。学习技巧上我觉得可能跟传统课堂相差不大,同样需要做好时间管理,同样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来帮助自己的理解。但现在多了一个方便的地方,即可以通过观看课堂录播来加深理解;然而对同学们自觉性的要求也提高了,毕竟在家的话学习和娱乐环境可能没有明显的切换,需要制定并严格执行学习计划来避免时间溜走。

您觉得线上教学会成为未来的高等教育方式吗?我觉得线上教学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跨校听课变得非常容易,兄弟高校之间可以通过共享课程互通有无,同时也促进各大学错位发展,增强自己的特色课程,实现优质教学资源配置的最大化。另外职业教育如果能通过线上的方式普及,将既能惠及更多家庭条件不太好的年青人也能让更多的人得到多元化的培养,真正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倡的“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

教师介绍

201905281沈泳星,2003年获得清华大学本科学位,2006年和2008年分别获得美国斯坦福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获得博士学位后留在斯坦福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1年到西班牙巴塞罗那加入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任讲师、博士生导师。2014年回国加入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主要从事计算断裂力学研究。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计算力学顶级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Methods in Engineering及Computer Methods in Applied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发表文章10篇,另有一篇发表在Theoretical and Applied Fracture Mechanics上的论文入选Web of Science“高被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