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画像: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以下简称”密院“)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2019级本科生,高中就读于上海市上海中学,2019年吴炯孙洁阳光奖学金、密西根学院发展奖学金、2020年国家奖学金、吴炯孙洁卓越奖学金、上海交通大学本科生学业优秀奖学金获得者。目前是密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上海交通大学荣昶储才计划五期学员、上海交通大学艺术中心成员。

在密院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给予了我充盈的灵感与创造力;密院环境所塑造的国际视野亦指引我在扎根中国土壤的同时,立志成为世界公民。

灵感驱动,奔赴热爱

密院开放、宽松的环境给予了我很大的自由度,去探索舞台、艺术、学生工作,是我灵感诞生的土壤。

陈人安在学院感恩日活动上演出

大一秋季,我加入了密院学生会文艺部,既是登台演出的圆梦者,也是幕后策划的造梦人。在这些过程中,我第一次密切接触设计部衫、海报等创造性的工作,也因此埋下“把这份创意传递给更多人”的念想。

陈人安工程导论课的作品

大一夏季的工程导论课带我领略了更为深入的工程领域,同时启发我将视觉艺术、人文关怀与工程元素相结合。其中,technical communication(技术交流)的部分更引导我跳脱出传统框架,注重视觉呈现与语言交流对技术理念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陈人安担任密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

同样在大一夏季,我在密院遇到了两位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参与了学生会主席团的竞选。借助竞选的成功,我们一起把之前对于学生活动、学生权益的天马行空的想象逐渐变成现实,而我也在不断地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汲取洞见、了解诉求、开放思维、实现突破。

用行走,去减少涉世未深的偏见

在进大学前,我对于自己未来发展的理念是“有出世的智慧和入世的作为”,而我亦坚持着这样的理念,不断地践行“行动的理性”,用见闻反哺智识。

陈人安在云南洱源支教

大一寒假,我参加了觅源青志队组织的云南支教活动,前往洱源进行了为期三周的调研与教学。在调研中,我逐渐了解到与传统认知相左的洱源教育的困境与出路,即硬件条件已基本完善,但师资与管理仍存在重要缺口的现象。在教学中,我与孩子们交换着知识与梦想,缔结了深厚的情感纽带。在繁忙的教学任务之外,我最常做的事,便是倾听洱源旷野上奔跑的孩子们传来的欢笑声与呼吸声。

大一春夏之交,我有幸入选了荣昶储才计划,并在疫情稳定期前往上海农村进行低保调研。此行让我触及到繁华城市里生活最为拮据的群体,和群体画像背后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也更让我意识到,2020年中国实现“全面小康”的背景下,没有个体该被置于发展蓝图之外。

从中国,到世界

密院给我带来最本质、最深远的影响,莫过于国际化的视野与思考。而这种视野和思考让密院的学子们得以在兼容并蓄的价值体系中,实现文化输入与输出的对等。

一个偶然的契机,让我与VR381课程教授Soong-Chul Ro深入探讨后疫情时代下科技服务行业的国际形势与重启潜力。此后在教授的倾力指导下,我与课程队友合作,联络行业前辈进行深度访谈,共同撰写了 The Future Of Service Post Covid-19 一书的章节并发表。

陈人安参与U21 RISE比赛的线上研讨会

大二秋季,我试图更深入地尝试国际组织相关的发展方向。我参与了Universitas 21(国际高校联盟)举办的RISE比赛,致力于通过技术研发与人文关怀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同时,我完成了U21 Global Citizenship的课程与线上研讨会,在跨民族、多地域文明的碰撞交汇之际,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伙伴们为同一种世界愿景的实现而共同奋斗。在密院的生活将要过半,一路走来满怀憧憬与感恩。密院为我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与契机,基于自身兴趣所在去探索多元领域与工科专业结合的途径,在全面的实践中重塑对家国和社会的认知,在丰富的生命体验中实现自我发现、自我塑造和自我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