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旻帆
现任上海科技大学助理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0年、2013年和2016年分别在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取得本科、硕士及博士学位。在密院博士毕业后,前往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电力电子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8年3月回国加入上海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现为IEEE 高级会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电源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电源学会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及装置专业委员会委员、并于2018年入选上海市东方学者(青年)特聘教授。目前主要从事电力电子与微波射频领域的相关研究,具体包括无线电能传输、高频磁集成、超高频变换器、电路建模与控制、宽禁带器件的应用等,其研究成果累计发表论文70余篇,期中IEEE Trans. 系列30篇。

如何走上科研的道路,有什么契机或者故事可以分享的?

我个人的科研成长比较曲折。像很多大学新生一样,大一的我们都认为自己是“卷王”,而当时的我对研究生的定义就是“一群找不到工作的人”。本科四年接受了社会的毒打,虽然努力能保持较好的绩点,但是却一直找不到自身的价值,陷入了一种没有着力感的焦虑状态,再好的成绩也如无根的浮萍,对未来十分的迷茫,从众成为了唯一的倚靠。本科毕设成为了我科研道路第一个转折的契机,通过无线充电小车的项目拿到了毕业设计展的金奖,体会到了学以致用的感觉,引导我走向密院保研的道路。

当时在密院就读期间有什么对自己走上科研道路有帮助或者影响的地方?

密院有很好的科研文化,加上合理的课程项目,这些对学生正式走上科研道路非常有益。其实在硕士的开始阶段,我并没有要深入科研的打算,对博士生的定义依旧是“一群找不到工作的人”。个人初心只是想动手做些有意思的东西,

密院独立科研的氛围让我十分地自在,曲折前行的过程中体会了攻坚的热趣、论文发表的成就感、学术交流的从容。

这些经历都让我对自己的科研方向产生了不舍。最终,选择了继续在密院读博。博士阶段就十分的顺风顺水了,在一个小的子领域能够不断的扩展,对科研工作者的认知也越发全面,博士毕业前一年基本已经确定了要走上教职的道路。

如何赢在学术、科研道路的起跑线上?

起跑线这个词一直就跟教育紧密相连,这里面涉及线在哪里,怎么跑,以及目标在哪里。大学阶段之前,由于高考的存在,为了赢在“起跑线”,“鸡娃”文化应运而生。当把起跑线延伸到学术科研上,我个人认为

最重要的就是先找到线及目标,从众是极其容易跑错跑道的,最终后劲不足,悔之晚矣。

如果能够加速从广泛涉猎到精准定位的过程,你就能“赢”在起跑线上。由于大学评价体系的多元化,你需要合理分配自己的精力让自己快速在起跑线线前就位。我是在硕士阶段后期才进入科研状态,而从我自己在上科大的教书经验来看,自主性强的同学大二就可以进入这个状态,诱导出该状态的因素可以很功利(比如刷简历),也可以很理想(纯兴趣使然),这才是真正地赢在“起跑线”上。至于“怎么跑”这个问题个体差异比较大,基本可以从跑的状态来看,好的科研状态一定是一个螺旋上升的正向循环,生活工作会越来越专注,效率会越来越高。有些时候,在本科阶段去体会一下自己是否出现过这个状态,也能够尽早地帮助自己找到起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