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11 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浦江国际学院第四期 “龙宾大讲坛” 在龙宾楼 300 号中集报告厅开讲。本次讲坛邀请到加拿大工程院院士、IEEE 会士、加拿大皇家学会及加拿大工程学会会士庄卫华教授担任主讲嘉宾。庄教授聚焦 “面向精度感知的车联网协同感知与计算” 这一前沿主题,为现场师生带来了深度分享。浦江国际学院院长王贺升、学术事务副院长孔令逊、副教授韩充以及来自校内各学院的师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讲坛由孔令逊主持并致辞。他代表学院热烈欢迎并衷心感谢庄卫华院士的到来。孔令逊强调,“龙宾大讲坛”是学院精心打造的高水平学术平台,旨在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与国际合作。他鼓励在场师生珍惜与国际顶尖学者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深入探讨学术前沿问题。接着,韩充详细介绍了庄卫华院士的学术背景与成就,全面展现其在无线通信与网络领域的深厚造诣和广泛影响力。

讲座中,庄卫华教授指出,5G/6G 时代,人工智能(AI)模型将广泛应用于支撑多样化场景。她重点介绍了利用 AI 实现协同感知,为联网自动驾驶车辆(CAV)提供可靠态势感知的研究。庄教授深入剖析了该领域面临的核心挑战,并创新性地提出一种方案,旨在 CAV 与路侧基础设施之间实现原始数据级的精度感知与资源高效的协同感知计算。

庄卫华教授团队通过监督学习模型,精准捕捉目标分类精度与所选目标感知数据质量之间的关联,进而实现基于精度的感知数据选择。在此基础上,他们将感知数据选择、目标分类任务部署与资源分配进行联合建模,构建成一个优化问题,旨在满足时延和精度要求的前提下,最小化资源总成本,并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迭代求解方案。数值仿真结果充分证明,与基准方案相比,该方案在精度感知与资源效率方面均展现出显著优势。

庄卫华教授学术成就卓著。她现任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教授,同时担任该校无线通信网络领域的大学研究主席,研究方向聚焦于未来通信系统中的网络架构、算法与协议以及服务供应等方面。在学术服务领域,她同样表现突出:2007 年至 2013 年期间,担任《IEEE 车载技术汇刊》主编;2021 年担任 IEEE / 中国通信学会(CIC)中国通信国际会议(ICCC)大会联合主席;2017 年、2016 年分别担任 IEEE 秋季车载技术会议(VTC Fall)技术程序主席、联合主席;还曾担任 2011 年 IEEE 全球通信大会(Globecom)技术程序研讨会主席。此外,她是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车辆技术学会理事会当选成员,并于 2023 年至 2024 年期间担任该协会会长,其学术影响力遍及全球。

交流环节由韩充主持。师生们围绕车联网协同感知的实际应用瓶颈、遗传算法求解方案的优化空间、精度与资源成本的平衡策略等前沿问题,与庄卫华教授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探讨,现场互动氛围浓厚,反响热烈。

随后,王贺升代表学院向庄卫华教授颁发了 “龙宾大讲坛” 感谢状和纪念照片,以感谢她对浦江国际学院学术事业的大力支持。

王贺升在总结发言中强调,学院始终以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此次讲坛为师生搭建了一个接触车联网领域前沿研究的重要平台。他回顾道,继首期瑞典皇家工程院院士 Karl Henrik Johansson 聚焦智能交通变革、第二期欧洲科学院院士、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研究质量副校长韩清龙教授解读事件驱动控制新突破、第三期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副校长David Atienza 教授阐述 AI 赋能可持续计算后,本期庄卫华院士关于车联网协同感知与计算的深刻见解,再次凸显了 “龙宾大讲坛” 在汇聚全球顶尖智慧、推动学科交叉创新、深化国际学术合作方面的核心价值。未来,浦江国际学院将继续邀请更多国际知名学者做客 “龙宾大讲坛”,为广大师生开拓学术视野、激发科研创新灵感提供持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