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第二十四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Master 2025机甲大师超级对抗赛全国总决赛圆满结束,来自全球高校的46支机器人战队、近300台自研机器人、1500余名参赛队员同台竞技,展开硬核青年工程师的巅峰对决。2025年赛季,上海交通大学浦江国际学院五位本科生作为学校“云汉交龙”战队核心成员出战,他们分别是2022级本科生吴毅昕,2023级本科生曹舒宸、韦斐然、张博曦,2024级本科生聂韵琪,助力交大再度问鼎全国总冠军,成为RoboMaster历史上首支四冠王战队!
历经赛季挫折与高强度集训的淬炼,上海交通大学“云汉交龙”战队以不屈的精神、必胜的信念与时间赛跑,将每一道算法、每一颗螺丝锤炼到极致,终在2025赛季全国总决赛中实现绝地反击。决赛日,先后击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RPS战队、东北大学TDT战队,总决赛中,凭借过硬的地面部队实力、精准的远程打击能力以及默契无间的团队配合,战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RoboWalker战队,第四次摘得全国总冠军,诠释了超越自我、全力以赴的竞赛精神,为交大续写了新的荣耀传奇。
学子风采
吴毅昕
交大云汉交龙战队2025赛季带控镖研发负责人、飞镖机器人电控
学院2022级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本科生
2023赛季开始加入交龙战队,2023赛季担任电控,2024赛季担任硬件与无人机负责人,2025赛季负责研发带控镖,随队获三次全国冠军。曾获2024俞黎明奖学金。
参赛感想:
在RoboMaster的备赛过程中,与交龙战队的队友们一起攻坚克难、精益求精,是我大学生活中极为珍贵的经历。从最初的设计、调试到最终赛场上的稳定发挥,每一步都凝聚着我们共同的努力与坚持。
机器人技术作为多学科融合的前沿领域,无论是机械结构的设计、硬件的调试,还是视觉算法的开发,都让我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与学院所倡导的交叉创新培养理念高度契合。更重要的是,在一次次测试、一场场比赛中,我逐渐培养起了追求原理、探究本质的工程师精神。不仅仅是能运行就行,还需要知道为什么能运行,怎么能运行更好以及如何在高压环境下依然保持稳定发挥。
特别感谢学校一直以来对战队的大力支持,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平台和资源保障。与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并肩作战,不断迎接挑战、突破自我,这段经历不仅让我对机器人系统的整体开发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让我更加坚定了未来在工程道路上持续探索与创新的决心。

曹舒宸
交大云汉交龙战队2025赛季雷达系统研发代表、雷达系统视觉
学院2023级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本科生
参赛感想:
获得四冠王的荣誉,让我更深刻感受到肩头的责任——不仅是对自己,更是对整个团队和对学校的责任。每一次站上赛场,都不是为了个人表现的展示,而是肩负着交龙战队“持续领先”的使命。四冠王得来不易,每一处技术细节都可能是决定成败的关键,这样的历练教会我在压力之下保持冷静,在困境中寻找突破。未来,无论是继续攻克新规则下的新难题,还是向外部挑战更高水平,这份责任与使命感将不断督促我追求卓越,不仅为自己赢得荣誉,也为学院、学校增添光彩。
韦斐然
交大云汉交龙战队2025赛季飞镖机器人电控
学院2023级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本科生
参赛感想:
四冠不仅是技术与实力的体现,更是团队凝聚力的展示。回顾这一路的历程,我们遇到过巨大的分歧,甚至有队员因此选择离队。经历过这些挑战,我们才发现团队的凝聚力并非天生,而是通过共同面对困难、解决问题逐步强化的。这既源自对目标的共同追求,更来自每一次调试、每一次通宵中建立的信任与默契。期待未来这种精神能够继续传递下去,使更多学弟学妹在团队中学会协作、共同成长,赢得更多的成果。
张博曦
交大云汉交龙战队2025赛季飞镖机器人机械
学院2023级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本科生
参赛感想:
四冠王不仅是荣耀,更是技术沉淀与经验传承的见证。这一次,我们从历届比赛中积累的结构设计以及控制、视觉算法方面的经验中总结,不断优化,以更高的稳定性与灵活性登上冠军之位。这既是前辈打下的坚实基础,也是后续队员继续学习、创新的起点。我们希望能继续将这些技术传承下去,使每一次迭代与更新都能成为团队的共有财富。
聂韵琪
交大云汉交龙战队2025赛季哨兵机器人机械
学院2024级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本科生
参赛感想:
四冠王的取得,是在不断创新与迎接极致挑战中实现的。从新增复杂场地到更严格的地形适应性,从翻倒起身到底盘机动优化,每一次规则变动都是一个新山峰。我们没有满足于去年的胜利,而是在硬件与软件上不断试探边界,挑战自我极限。这个冠军不是终点,而是激励我们继续探究未知、寻求技术极致的起点。愿它也能激励后来的同学们,用技术与创新去冲破更高墙、跨越更多难关。
赛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