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白描:宋沛霖,上海交通大学浦江国际学院2023级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本科生,来自北京,高中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就读期间曾获2023-2024学年吴炯孙洁卓越奖学金、2023-2024学年学生发展奖学金、2024-2025学年唐君远奖学金、2023-2024学年学生会优秀部员、第9届全国大学生生物医学工程创新设计竞赛三等奖、2023-2024学年优秀共青团员、第14届黎明杯机械赛冠军等荣誉。曾任学院第19届学生会主席、第18届学生会外联部、内联部成员、2024年曹炎中学支教团负责人、科协成员、2305班文体委员、学院第20届学生代表大会筹委会成员。目前正在密西根大学参加双学位项目。大学的两年对宋沛霖来说是逐渐明晰个人价值的过程。在积极参与学生活动和努力提升学术能力的同时,他始终相信“任重在心,行胜于言”,并找到了自己多元化的发展追求和能力才华的施展平台,努力为学院建言、为同学发声。
探索学习模式,优化时间规划
大一学年,刚刚从高三繁忙的任务式学习中脱离,面对自由而开放的大学学习生活,身处全英文教学的环境中时,宋沛霖是迷茫的。在经历了秋季学期第一次期中考试的打击之后,他开始努力改变原有的高中学习方法,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在与教授、助教、同学的交流中,他逐渐把握了自己的学习节奏,做了更清晰的时间规划,与舍友组成学习小组,定期在会议室相互探讨、共同复习,终于在期末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宋沛霖(右二)与参加第9届全国大学生生物医学工程创新设计竞赛的团队合影
在大一春季学期,宋沛霖加入生物医学相关的器械创新实验室,参与研究血管介入类手术的器械——导丝的姿态模拟和优化,并在夏季随团队获得了第9届全国大学生生物医学工程创新设计竞赛三等奖。在努力学习课内知识,参与科研团队的同时,他也积极发展个人在机械工程方面的兴趣爱好,报名参加了第14届黎明杯机械赛,并成功闯入决赛勇夺冠军。
宋沛霖(左二)与队友共获第14届黎明杯机械赛冠军
躬身学生事务,锻炼个人能力
学院多元化、国际化的生活让宋沛霖意识到,学习绝不是大学生活的唯一。为了拓展自己的交际圈,在大一夏季学期开始,他便积极投身学生工作。在策划了两个学生会大型活动的同时,他还参与了学生会主席的竞选,努力突破自我的局限。同时,他也没有落下课内的学习任务,在大一夏季的工程学导论课程中,他与同学合作的作品在学院设计展中获得了最佳创意奖。
宋沛霖在学院第19届学代会上作为主席候选人演讲
大二开学后,宋沛霖的身影频频出现在各种学生活动中:社体部荧光夜跑、文艺部迎新晚会、内联部感恩节晚餐会、外联部学生会大团建……参与学生活动让宋沛霖感受到了与学院的深度融合,也越来越意识到肩上的责任。他也在不断反思如何让学生会变得更好,在意识到传承性的问题后,他着手推进了相关文档的撰写,为每一个学生会的活动留存了资料,供未来学生工作参考。
宋沛霖参与学院学生会社体部2024年荧光夜跑活动
除了校内学生活动,宋沛霖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在寒假,他作为负责人,组织策划了湖南省曹炎中学的支教活动,带领志愿者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支教,为曹炎中学的孩子们带去了知识与快乐。这次支教让宋沛霖意识到,在学院之外看不到的地方,还有许许多多的人需要帮助。于是,他精心记录了完整的支教存档,方便这个项目的传承和后续开展。
宋沛霖在曹炎中学支教期间与孩子们一起打篮球
追寻无界发展,笃定未来方向
从小热爱电子与机械的宋沛霖自步入大学校园的第一天,就开始规划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在学院提供的双学位平台的支持下,他选择了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与机械工程两大专业交叉的道路。目前,宋沛霖正在密西根大学攻读双学位,在问到他的未来发展规划时,他说:“我肯定是要回国的,无论是四年还是八年之后,我都一定要回来。我的家和朋友都在这里。”
宋沛霖(后排左六)与获得交大24级新生杯冠军的学院男子篮球队合影
在美求学期间,宋沛霖继续践行服务同学的理念,加入由学院校友和在校生组成的JIA学生组织。他认为这样的学生服务工作是最高级的快乐,总能让他在学习生活之余感受到个人价值所在。 “这样的学生工作让我真真切切的体会到助人的乐趣。”
宋沛霖(右五)获颁吴炯孙洁卓越奖学金
“何须多虑盈亏事,终归小满胜万全。”抱着这样的态度,宋沛霖将继续坚定前行,追寻自己的热爱,不断攀登新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