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2006年九月那次的初见吗?曾经总觉得时间走得慢,有好多的时间可以朝夕相伴,不过转眼之间,已毕业十年。十年前的毕业典礼上,那些意气风发的少年,如今又成长为什么模样?近期,我们将推出【毕业十年忆密缘】系列校友访谈,分享他们的人生经历,共忆交大校园的青春往事。

人物白描: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首届本科毕业生(高中毕业于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拥有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和美国密西根大学计算机工程专业双学位 , 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曾担任交大密西根学院首届学生会主席 , 大二时作为交大唯一一名荣获“高盛全球领导者”称号赴美国纽约高盛全球领导力学院与全球其他获奖者参加考察和研讨。曾就职于美国 Cisco、Oracle、WalmartLabs 公司。2014 年底回国创业后 , 加入小红书担任技术总监至今。

毕业十年,从深耕技术领域到逐步探究业务领域,对于用户、对于价值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两年前的自己更多地在思考「如何为世界解决一个问题」,如今会更多地着眼于「如何为某个群体创造价值」这一命题。在探寻答案的过程中,时刻谨记着要保持谦逊开放的心态,坚持工匠精神,追求卓越。

纵观蒋俊豪这几年,不论读书时还是就业后,身上都不乏代表成功的亮色标签。通过这次访谈,我们看到了这层“闪闪金光”下一个气质谦逊的大男孩不断追求卓越的奋斗故事。

忠于理想,直面现实

“大学时期我感觉还是比较懵懂的,其实也不太知道未来的路会怎样。”

和访谈初给人的那种“几曾着眼看侯王”的豪迈不同,谈起大学生活时,蒋俊豪更多展现出一股纯真与爽朗,仿佛将我们连同午后窗前洒落的日光一起逐回了属于他的那方青春年少。

蒋俊豪笑称他的人生理想启蒙于当年密院VG101课(计算机导论)教授的一番话, “ ‘做一个工程师,就要为拯救这个世界而活着’。的确,说句实在话,为世界去解决一个问题,而不仅仅是死钻高精尖的技术,这才是我心目中工程师真正的意义与价值。这与现在社会上比较推崇的工匠精神大概是一脉相承的吧。”良师益友,便或如是。听得那番改造世界的豪言壮语,少年眼中大概就已经装下了日月与星河,并不断向那座名为工程师的启明灯塔步步迈进。

蒋俊豪(右一)在密院本科毕业典礼上

尽管早早洞见了心中理想,蒋俊豪却并不觉得自己非得一下子把之后几十年都规划好。在他眼里,做一个好的人生规划家, “每个小小的阶段都尽量去做一些比较好的选择”就够了。他回顾起自己的密院生活,语气中漾着的深情浓郁如佳酿,“我其实并不觉得一个人在大学时代就能有机会能看清整个世界、整个社会。所以学好每一门课,做好每一件事,去到比较好的学校,能跟最精最优秀的同学一起学习工作,就是做到了在大学这个小阶段里最成功的选择。”对此蒋俊豪自豪地表示,“我大学四年最大的收获,就是掌握了非常扎实的工程技术。”

但做选择说来容易,做对选择却难免一波三折。蒋俊豪坦言自己也走过不少弯路,“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挺不如人意的,当时我选择了加入甲骨文公司(Oracle)。现在看来我觉得它还是偏传统软件行业了点,如果让我回过头来重新选的话,我可能就不会加入这样一家公司。”入职甲骨文后,这份安稳有余,挑战不足的工作多少与蒋俊豪理想中的工作理念相悖,他心中那个忠于理想的那个声音也一遍一遍地响起,“如果让我回过头来做这样一件事的话,我要去选择一家年轻一点的、甚至是创业型的公司。”而蒋俊豪的强大便在于没有溺于后悔,而是及时地直面现实,“事实上,我在那边呆了八个月就辞职了。”他深刻地悟出了其中教训,“做工程师最核心的一点是你的成长速度,成长速度一旦慢下来,显然会落后于同辈。”这一点为他后来选择公司以及大胆地创新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蒋俊豪在密院校友成立大会上发言

正确的选择不一定都是反复权衡、苦苦思虑的结果。有时候遵从本心,答案自来。这种本心,有时指内在的担当和对“有为”的追求。蒋俊豪自高中起就担任学生会主席,后来更是密院第一届学生会主席,”说实话,其实我也不觉得自己当时非常强烈地渴望这件事,就是说感觉自己好像有能力去做主席,不妨去为学院做一些事。”

蒋俊豪赴纽约高盛全球领导力学院参与培训研讨

忠于理想,是浪漫主义与感性信仰;直面现实,是英雄主义和理性智慧。如此性格大概便是如今蒋俊豪领导力与创业心的内核所在。

我为什么去创业

“你为什么想到去创业?”

蒋俊豪皱了皱眉。

其实和大部分中国学生一样,刚毕业的蒋俊豪并没有立刻开始创业,而是选择了一种较为稳妥的方式:“加入企业去工作”。“我觉得中国学生在国外还是会遇到一些限制,比如大部分毕业之后想要留下来的中国同学就会选择去一家比较稳定的大公司去工作,因为他会给你比较有保障的工作签证。”但在工作中他逐渐清醒地认识到:“为了在与同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最为关键的就是要加速成长。”而创业无疑是一种绝佳的加速方式。

蒋俊豪的初创之路也很曲折,尽管受斯坦福大学文化与环境的启发,蒋俊豪在工作之余有尝试side project(程序员的业余项目)的经历,也曾和小红书创始人一起开发基于活动的社交app,但这些项目最终都因理念上的不成熟而搁置了。好在他习惯性地进行反思,逐渐促成了个人理念和能力上的成熟。

反思前两段在大公司的工作经历,蒋俊豪认为甲骨文的员工更倾向于“以生活为重”,非常讲究work-life balance,“公司的行进速度也非常非常缓慢”,与他理念不太相契。相较之下,后来在沃尔玛的工作经历倒是让他“在工程方面的知识广度有非常多的积累,最初阶段对自己帮助很大”。“我在沃尔玛任职期间的总监是一个非常有想法的人,他让我接触了很多东西,比如说数据工程方面的东西,包括一些前端的内容,data pipeline什么的也稍微接触了一些,”这些收获使他在沃尔玛就展现出更浓更强烈的热情,也担任了较重要的职务。

“为什么我后来又放弃了沃尔玛?”

蒋俊豪坦言工作久了,渐渐发现“已经不会觉得每天都有挑战等着我去解决了”,他开玩笑地耸耸肩表示,“基本上google上查一下都能找到方案。”而他明白这样的comfort zone不会给他带来长足的发展,“你的发展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所处的环境、公司。在沃尔玛我很快就能看到自己的天花板,五年或者十年,而这不足以‘改变世界’,所以我要寻找发展速度更快的环境”。此时也恰逢契机,“有两个斯坦福的同学找我(谈回国创业的事)”,在了解了国内相关行业的相关信息后,“我就回国了”。事实也正如蒋俊豪预想的,国内创业,“按国内的这个发展速度,我自己的优势能被发挥出来”。

尽管国内的创业公司的总体质量比不上硅谷创业公司的水平,但就蒋俊豪看来,顶尖公司的水平差距并不大。更进一步,国内公司因其独特的土壤,“更适合偏重事业的人前往”。而且不比硬件行业越走越窄的发展道路,IT行业并非呈现巨头公司垄断的局势,在国内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加上一定程度的落后伴随的更高强度的压力与挑战,也就能更大程度地加速一个人的生长。而对于固有观念上硅谷的创业公司也承担着巨额压力且发展迅速的看法,蒋俊豪笑言,“我在北京见到的创业公司基本上都是996,我在硅谷就从来没见过996。你说谁的压力更大,发展更快?”

蒋俊豪参与密院校友分享活动

“我觉得来了小红书之后,最大的变化是你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已经不能简单地通过用google来完成了。每个公司的问题都是很特别的,解决方法也不是唯一的。你很难判断自己当时做的决定是不是最好的,甚至有没有可能是错的,只有通过不断的尝试和验证以及同不同公司的同学去交流才有可能去做出比较。我觉得这里面甚至没有对和错的答案,而是你总要面临一个trade off,就看你如何去平衡两边的这个关系,”而这样的挑战无疑是有益且有趣的。

蒋俊豪目前在小红书担任技术总监一职。关于技术总监一职,他也耐心地讲解了自己的一些认识:“对外帮助业务团队更好地完成一些业务上的目标,对内协调整个团队去做好技术上面更加中长期的规划。然后剩下一部分就是管理整个团队的文化氛围,如何让每位同学在这个团队里获得更好的发展,以及招聘吸引更好的人才加入团队。”

访谈最后,蒋俊豪送给密院学子八字寄语:“保持谦逊,追求卓越”。他如此解释:“大学时代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认认真真去学好每一门基础课程,并对这个世界保持好奇心。换句话讲,就是在保证学业的同时,尽你所能地去了解这个世界。”

也许就有这么一天,你“为世界解决了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