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白描:张方醒,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2016级电子科学技术专业直博生(万文杰副教授课题组,非线性微纳光学实验室),中共党员,现担任博士生党支部副书记和博士班班长。他致力于微纳光学研究,参与973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两项,已发表SCI论文多篇。曾获得博士生国家奖学金、校励志典型人物、光纤国重一等奖研金、校优秀团干部、校三好学生等荣誉。毕业后他将加入北京大学长三角光电科学研究院,从事基于片上集成光子技术的医学检测芯片研究并进行面向产业的前沿技术转化。

在交大密院读博的五年,对张方醒来说,充满了美好的回忆。在这里,他取得了学业的进步,获得了众多成果和荣誉。在这里,他更收获了爱情,并与爱妻一起体验了一段非常难得的人生经历。

取消婚礼,投身抗疫

2020年春节前,张方醒和来自交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妻子董方毅然取消了原定于正月初六的婚礼。“疫情不结束,我们不结婚,一起抗疫吧!”同为党员的他们取消婚礼后就一起投入了家乡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之中。

张方醒的老家位于距疫情中心武汉市约100km左右的江西农村,这里从武汉返乡的学生和务工人员很多,当地医疗卫生设施不足,疫情防控任务比较艰巨。在很多农村人看来,取消婚礼是艰难的决定。但在他们表述疫情的严重性和全民抗“疫”的重要性后,双方父母很快表示完全赞同。他们此次主动取消婚礼的举措在村里起到了带头作用,产生了极好的反响。原本计划在正月办喜宴的其它几户人家也紧跟表态不办喜宴,给村“两委”的疫情防疫工作减轻了不少负担,当地电视台为此还做了专题报道。

在江西老家,由于回乡过年的党员同志人数较少,村“两委”没有专门去动员。作为回乡党员的他们,只能宅在家里关注疫情动态,心里有很多想做的事情却找不到合适的机会。一边愁苦自己不能为家乡的疫情防控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一边又担心自己加入志愿者工作是否会扰乱他们的工作计划。

庚子年的正月初四早晨,村“两委”的基层干部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的指示下,在村口增放了一面党旗。张方醒通过父亲向村委会和村民们表达了想站在党旗下进行轮班值守的想法,在征得同意之后,夫妻两人在正月初七第一次“上岗”,成为了志愿者团队的新成员,开展登记出入人员信息、帮忙取送快递、对公共场所消杀等工作。这些工作虽然简单,但他们却忙碌而充实。对他们而言,人生幸福路上的这次小考验,让他们更能明白和理解何为责任和使命。

善于总结,及时反馈

在不参与志愿服务工作的时候,张方醒夫妇两人一边观看其他志愿者如何因地开展农村疫情防控工作,另一边又在学习强国上学习其他社区好的做法。他们及时地将自己所学习到的好方法、所存在的问题等向所在村的党组织进行汇报。当时周围的很多村庄在防控疫情时采取了极端的极不可取的挖沟筑墙破坏道路的方式,在他们的建议下,村委采取了“志愿者+移动围栏”的方式进行人员管控,避免了交通设施破坏。随着每日新增确诊人数的下降,村民们开始“放松”,出现出门不戴口罩、出门次数频繁等问题。他们和志愿者们一起协商出能让大家听得进的方式,讲解疫情防范注意事项,提醒村民继续重视防疫工作。当他们发现村中免疫力低下且信息接收渠道少的老年人群体对疫情不上心,有些老人不戴口罩就在村庄里走动串门时,就向村两委建议对老人的子女进行微信谈话,增强老年人疫情防控意识和知识。两人的建议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很好地得到了采用,有效地推动了家乡的疫情防控工作有序、有力地开展。

2020年四月初,随着疫情防控局势逐渐好转,政府正式下达了解除社区执勤点的通知,张方醒夫妇才正式离开志愿服务岗位回到校园。回到学校以后,张方醒作为志愿者代表向王伟明副校长和学指委老师们做了相关汇报,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对农村基层疫情防控的思考。此外,他还参加了校团委组织的青年讲师团,面向全校师生做了多场专题报告,探讨中国的制度优势、中国基层治理问题及科技抗疫的支撑作用等话题。

知行合一,科研报国

张方醒在学院实验室

张方醒本科阶段就读于中山大学国家集成电路基地班,于2016年被免试推荐至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攻读博士学位。他毅然决定在微纳光学领域进行钻研,突破国家被卡脖子的技术瓶颈,承担起科研人员义不容辞的报效祖国的责任。

马克思曾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险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实验不成功就不断改进,理论被推翻那就重头再来。四年间,张方醒经常睡在实验室,不断攻克理论与实验所遭遇的难题。也许是因为长期在气浮平台前工作,导致了他腰间盘突出问题严重,曾出现一度无法下床的症状。于他而言,这些磨砺可能不算什么,真正给他巨大压力的是,直到博四时他还没有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任何科研成果。

厚积薄发,付出终有回报。在2019年,张方醒成功对光学器件进行准确建模并在微腔器件中实现反PT对称的光量子系统,为光量子计算研究提供了一个潜在的路径。以上成果在物理学顶级期刊《物理评论快报》(该期刊是当前世界上发表诺奖成果最多的杂志)发表,成为密院师生发表在此期刊的第一篇学术论文,得到了学术界的深刻关注和大量转引。

作为一名博士生共产党员,张方醒秉着服务国家、社会和人民的价值观,在进行繁重的科研任务的同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自入学以来,他担任了学院博士生党支部支委和博士班班长、港澳台交换生辅导员等职务。由于工作认真负责、领导能力突出,他多次得到校院级表彰,获得了国家奖学金、交大励志典型人物、校优秀团干部、校三好学生等荣誉。

毕业前夕,面对就业,是选择高薪还是志趣?张方醒最终选择了志趣,决定做一颗扎根在祖国大地的科研种子。他放弃了企业的高薪工作机会,接受了长江学者、北京大学教授肖云峰老师的邀请,加入北京大学长三角光电科学研究院,从事片上微纳粒子传感并进行面向产业化的前沿技术研究工作。

回顾过去的五年,张方醒表示,博士生涯最大的幸运是选择加入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实验室,得到了陈险峰教授和万文杰教授的传道授业。在交大密院的五年,已经为他的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厚积薄发,他将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不断积累,攻克理论界的遭遇难题;志存高远,他将胸怀芯片报国的志向,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勇于担当,他将牢记党员的使命感,用实际行动厚植家国情怀,力争成为一名新时代的有为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