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助理教授郭鑫斐课题组题为《A Multi-Functional SRAM-Based Compute-in-Memory Macro on the Edge》(面向边缘端应用的多模式静态存内计算单元设计)的研究论文在由华为公司和复旦大学联合举办的首届半导体技术论坛中,获颁大会最佳论文奖(Best Paper Award)。该论文同时入选上海交通大学第十期䇹政立项项目,论文第一作者密院2019级本科生王润曦受邀作为唯一学生代表在2022年䇹政项目模拟国际学术会议暨十周年纪念典礼中发言,分享项目的最新进展,并被授予“表现优秀奖”。

存内计算作为目前解决传统冯·诺依曼架构“存储墙”问题的有效架构方案之一,有望大幅度降低下一代边缘端AI芯片以及其他智能设备的功耗,从而提供更优的硬件支持。从2022年初开始,王润曦在郭鑫斐老师的指导下独立研究在静态存储单元中嵌入计算模块。不同于其他存内计算相关工作,她的研究更侧重于提高计算功能的可扩展性和引入可重构性,研究课题以跨层次的方法从底层电路实现到架构配置以及系统适配最大化挖掘其可重构可能性,从而更好地设计芯片以面对趋于更多元和更复杂的边缘端应用以及其他对于可重构性有极高需求的场景。前期工作已被ACM Student Research Competition (与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Aided Design协办)和TinyML Asia等国际会议论坛接收并作口头海报展示。王润曦将在2023年夏季本科毕业后留在密院本组攻读博士学位,继续当前的研究课题并将拓展到更多计算机架构相关的领域难题。

半导体技术论坛最佳论文证书

王润曦在䇹政模拟学术会议上发言

王润曦(右二)在䇹政模拟学术会议上领奖

静态存储器中的存内计算范式

回顾本科的三年半时光,王润曦表示,“密院给了同学们很多提升自己硬实力和软实力的机会,也给我留下了很多宝贵的回忆。从大一时对自己英语水平不自信到现在可以较为从容地应对各种英文演讲和答辩;从一开始成绩处于末尾到绩点进入年级前10%;从对未来感到迷茫到明确自己的研究和职业规划。这些纵然离不开自身的努力,但也得益于学院多元化教学模式和多种有意义的活动和科研项目。”本科就读期间,王润曦曾先后七次担任课程助教。目前她在学院的教学发展中心担任助教培训员,负责新助教的培训等工作。她也多次参加学院组织的国际交流项目。大一寒假,她前往日本立命馆大学参与冬季项目。2023年1月,她将前往美国康奈尔大学参加为期一学期的春季交换项目。

王润曦担任VE311助教时为同学们上复习课

展望未来,王润曦表示,“从初探电子与计算机工程(ECE)专业课到发现计算机硬件相关研究的美妙,从初入实验室到在科研领域找到自己热爱的小天地,漫漫探索之旅与至今取得的成就都是我珍贵的经历。今后的科研道路也会基于这份经历去开拓更加广阔的领域,也将继续保持对自己喜欢的人文学科的热情,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

王润曦(中)通过学院交换项目结识了立命馆大学的当地同学

背景介绍

王润曦,密西根学院2019级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本科生,来自福建,高中毕业于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本科期间曾获国际电子与电气工程师协会女工会国际奖学金(IEEE Women in Engineering International Scholarhip,当年唯一)、AMD-Xilinx自适应计算全球挑战赛科技女性奖(当年唯一)、国际大学生物理竞赛铜奖、上海市奖学金、交大本科生优秀奖学金、密院吴贤铭崔德娴奖学金、密院福达奖学金等诸多荣誉。目前研究兴趣主要包括计算机架构、可重构计算等。大四毕业后,将继续在密西根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郭鑫斐,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长聘教轨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IEEE高级会员。博士毕业于弗吉尼亚大学计算机工程系,硕士毕业于佛罗里达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曾任职于英伟达、IBM,作为主要贡献者参与了包括业界领先的第二代和第三代BlueField系列数据处理器DPU等多个芯片产品的研发工作,主持或参与芯片流片7颗,囊括从180nm到7nm的多个工艺节点,在集成电路设计、EDA和FPGA等领域会议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著作1本,获得5次最佳论文、专题奖。目前担任期刊Integration, the VLSI Journal的编委, 30多个领域内顶级会议的程序委员会成员, CCF开源发展委员会、容错专委执行委员等。主要研究兴趣包括低功耗高可靠性数字电路和系统、机器学习辅助EDA技术和可重构计算,主持或参与科技部重大研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CCF-腾讯犀牛鸟和多个企业委托课题。

个人网站:https://sites.ji.sjtu.edu.cn/xinfei-g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