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白描:张博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  F103720班  毕业后将赴美国密西根大学攻读电子工程硕士学位

青春是一场太过仓促的旅行,没有人知道我们最终会停在那里,留在何处。最好的珍惜青春的方法就是去经历,去体验,去创造,方能不负韶华。用心参加的每一次活动,都是我们青春的回忆。

交通大学是以工科见长的综合性大学,但他也给了我们的很多人文情怀的熏陶,在交大的四年是我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逐步成型稳固的四年。在交大,我学到了工程师的严谨,也收到了交大历史文化底蕴的深深触动。

初入交大,感受与众不同的校园文化

早在高三的上学期,在好多同学还在寒假中忙碌的备战高考的时候,我拿到了保送交大的录取通知书,并获得提前入校,攻读大学课程的机会。怀着对大学生活的美好憧憬,我步入了交通大学的校园。

适逢学校对2010级提前入校的保送生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我们不再提前接受C++,高数,大物的课程学习。取而代之的是人文素养的熏陶,我们的课程是数学史,交响乐,国学类课程。在交通大学这样一个工科见长的学校里面,这些课程看起来有些空泛,但实际上却对我的影响极大。在高中每天都和数理化打交道,预习复习,刷课后题的生活,很少有时间,去涉猎课程以外的东西。探索数学的发展史和数学大师的人生轨迹,发展音乐、美术方面的艺术造诣更成了一种奢望。所以在学习数学史,和交响乐的时候,我感到新鲜也感到振奋,而这种新鲜和振奋与学会了数学知识或者考试取的好成绩不同。

正是因为数学史课程,让我了解了许多数学家的生平,他们的经历使我明白,发自内心的兴趣与矢志不渝的坚持才是成功科研的基石;交响乐的学习,不仅加深了我对经典音乐的理解,那些音乐背后的人生传奇更是给了我极大的正能量;国学类课程更是一改我对文学经典认识,古典文学再也不是死记硬背的文学常识,再也不是牵强附会的阅读理解,再也不是言之无物的八股式作文……青春就是一场表达,我们的文章就是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想法,没有生硬的文体,也不需要空洞的口号。

这一个学期里我感受到了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美,挑战人类智慧极限的美;交响乐使我认识到管弦的交错,混响的魅力。大学语文则让我真正从人性的角度开始赏析文学作品,开始跳出应试教育的条条框框,写自己内心真正所想的东西。从那个学期以后,每当在高数课程上听到以数学家名字命名的公式,内心都有了一种亲切感;在一个阳光洒满慵懒的午后,我又有了一种新的休闲方式——听交响乐;每当生活中有触动心灵的事,我都会拿起笔或用键盘码字,记录下内心闪过的句子。

求学四载,体会色彩斑斓的校园生活

2010年的秋天,我正式以新生的身份进入交大,感受到这个面积广袤,内涵深厚的校园里,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以“新生杯”为题的活动就有十数场之多。抱着“青春就要勇敢地去表达”的心态,我报名参加了“新生杯”辩论赛。

辩论赛,培养了我和小伙伴们团结协作的能力;还让我认识了辩论队的很多优秀的学长学姐,在于王雨舟、蒋晟、杨宁远等学长们的学习和探讨中,让我获益良多。我至今难忘那些白天训练辩论技巧,揣摩辩题深意;夜晚品评天下大事,畅谈人生理想的岁月。比赛委员会所选的辩题都非常贴近生活,引导我们思索社会中的重大问题。比如“大学教育应不应该以市场为导向”,“高考是否是选拔人才的唯一途径”,“竞赛保送制度是否应该取消”等等。这些辩题促进了我们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同时,正是这些思考使得我们更能理解社会上的各种现象,从而避免了盲目的跟风批判,和无知的被舆论误导。

我始终相信即便是工科生,人文素养也非常重要。大三学业成绩压力较大,项目工作也十分繁忙,但我仍然十分积极地和两个学妹组队参与到“九哥杯”人文知识竞赛中。比赛分为初赛与决赛两轮,初赛为笔答问卷环节,决赛为现场问答,包括必答、抢答、选答多种形式。经过两轮的角逐,我们队凭借丰富的人文知识储备在24支队伍中表现优异,荣获亚军。

值得一提的是我大学四年最后一门课程——Engineering Ethics。课程内容不是工程领域的技术细节,而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给我们展示了,正是因为工程师拥有改变世界的能力,所以也必须承担对社会安全负责的义务。任何一个疏忽和大意,带来的将会是人民财产乃是生命的损失。我们必须严谨,因为我们要对社会和生命负责。正是这些对安全的思考,对人文的理解,使得我们增加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让我们成为了有社会责任感的工程师,让我们人在交大,却心忧天下。

躬行于事,打造分享互助的学术文化

在密西根学院的学习,使得我拥有了国际化的视野。当幸运的拿到了去香港大学交换的名额,在港大与来自世界各个国家的交换生一起同台竞技的时候,我没有丝毫的怯场,反而多了几分自信与从容。

香港是一个多元化的文化氛围,岭南文化和中原文化的碰撞,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的对话,让我感受到了包容与理解的重要性。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是变得越来越狭隘和狂热;而应是变得更加宽容与理解,这样才能在国际化的氛围中,同各国的朋友们求同存异,共同发展。从香港回来后,我也更加积极地去影响乃至改变身边的环境。我发现恰恰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事,在一点一点地改善着人们的生活,勿以善小而不为。在我倡议下,几个同学一起开始收拾打扫西28凌乱了四年的活动室。我们花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将积压了两三年的外卖残渣,旧书废纸,废旧光盘等等从活动室清理了出去。并将活动室的地板,桌子擦拭干净,使之完全可以媲美下院的开放自习室,可供同学们考前复习,考后娱乐之用。

从香港回来之后,我也开始致力于改善我们学院的学业分享的文化。在这之中,我先后担任了四次助教,帮助学弟学妹们顺利完成相关课程的学习。每次批改着上百份的作业与卷子,每次用心的准备每一次助教课,虽然这些都是小事,但每当想到可以帮助更多的同学融入课程,享受学习的乐趣,内心还是充满了成就感。就在我即将毕业的时候,我还发挥余热,会同其他9名同学,一起创立了密西根学院“学术分享中心”。我们积极对学业上有困难的同学进行1对1的辅导,帮助,并安排学业、课余活动生活丰富的同学举办大型讲座十余次,与低年级的同学们分享大学里的体验与心得。

四年的交大生活,弹指一瞬。而人文的素养却要用一生去培养和提高。建校百年来,我们交通大学有投身科研的学术泰斗钱学森学长;有步入政坛,为人民谋福利的江泽民学长;有戎马一生,为国尽瘁的蔡锷学长;有德艺双馨,为中美交流做出突出贡献的卢燕学长……这些成为民族脊梁的学长们为我做出了榜样,给了我勇气。从交大毕业后,我将更加自信与坚定,在专注学术与提高人文素养的道路上走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