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白描:王书涵,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以下简称“密院”)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2019级本科生,来自上海,高中毕业于上海中学。本科期间曾获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本科毕业生、本科生优秀奖学金、学业进步奖学金,所在的社会实践小组曾获中国大学生农村支教奖全国银奖。即将在密院继续攻读信息与通信工程硕士学位。

书山有路勤为径

刚进大学的时候,王书涵曾经十分为学业成绩感到苦恼。高中薄弱的物理化学基础,编程经验的缺乏,以及大学里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强调,都一度让她感到挫败、找不到方向。虽然周围有好的同学与队友襄助,但是她找不到自己付出的意义,投入了大量时间与精力却并不能为团队做出贡献,惨淡的成绩更加剧了心里的担忧和焦虑。

王书涵与工程导论课的队友

20年年初的疫情,那段被封在家中的日子,却成了王书涵大学学业上的缓冲期。她有了更多的时间,向内探寻,从而知悉了自己能力的边界,更知道了自己跨过能力边界的潜力。她利用网课的时间找到了自己的学习节奏与习惯——课堂上全神贯注,课后温故知新,对新知识始终抱有热忱。而这样的习惯延续到了线下的学习,即使有些课程从不硬性考察出勤率,你仍然可以看到她每一次准时出现在教室,无惧风雨、酷暑和严寒。不仅仅是抱着对教授的尊重,网课的距离感更让她知道,与教授们面对面、被带领着去感受知识的魅力的机会是珍贵而难得的,而她不想浪费这一段可以贪婪而纯粹地渴求知识的大学时光。

2022年夏天,她顺利在密院保研,得以继续在学业上深造,但是她的专业却从本科的电子与计算机工程转向了信息与通信工程。之所以毅然投入了这个对她而言全新的领域,是因为她觉得,通信,近到对于6G网络标准的推进,远到对于无人驾驶、无人机具体场景的设想,是热烈的而有生命力的。她选修了信号处理与通信的相关课程,参与了实验室每周组会的热烈讨论,阅读了大量相关文献,参与了从数学模型的搭建、到代码的仿真、再到企业实地试验取数据的过程。站在新的起点,她又一次张开双臂,用力去拥抱未知、用心去感受过程。

临近毕业回顾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抛开绩点与排名的提升,她会觉得她更像是一只蜗牛,慢慢地起步,慢慢地向前爬;周围的同学迈着流星大步向前,所以蜗牛必须要在任何时刻都全力以赴。她一边学习,一边体会着学习的乐趣,因而愿意投入这场没有终点的赛跑。

矮纸斜行闲作草

说到工科生,我们总是会想到格子衫厚眼镜、长短不一的代码、精密运作的仪器。可是王书涵从进密院开始,就不想做人们刻板印象中的“工科生”。她想成为这个学院中,有温度的、有人文气息的一份子。她想用文字传达出不一样的力量,做一些让她觉得充实而幸福的“闲事”。

带着这样的想法她成为了学生会文艺部的一员,遇到了一群抱着同样想法的朋友。在文艺部,她参与了各项大型文艺活动的筹备与策划,并在每次活动之后,收获了参与的同学们脸上最灿烂的微笑。她很荣幸能参与到每一次的推送文案撰写,参与到活动主持稿的修改。甚至对音乐不甚了解的她,还为冬季舞会的主题曲填了词,她能清晰记得,当歌曲回荡在舞厅,她心潮澎湃的样子。

2019年密院冬季舞会演职人员合照

也是带着这样的想法,她在军训中成为了一名政工。2021年夏天的交大军训,路上是整齐的队列,路边是举着相机、天马行空地寻找创意和灵感的政工,他们用照片和视频来记录,用笔来书写军训故事。一个个军训的夜晚,在党团活动室激烈地讨论,或是安静地产出,她试着把这段转瞬既逝的时间,用文字去定格,让这份关于阳光和汗水的回忆,多一点诗意,再多一点哲思。

王书涵与同连队政工获得“政工标兵连”称号

在王书涵看来,人文关怀更应该走出校园。她参加了法学院组织的线上支教活动,与海南等地的中学生互通书信、教授知识,并参与制作了一系列专题长视频,把她们学习到的、感受到的知识与经验,分享给远方的同学们。由于疫情的原因,所有的工作都是线上展开的,地理上的限制将她们与中学生分隔,但是知识与力量却是没有边界的。

王书涵与实践团线上合影

在密院的本科四年,因为过得充实,王书涵总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快到眨眼间,就从那个青涩茫然的高中毕业生,变成了一个自律、严谨、勇敢的,更加优秀的人。她的身上应当有很多密院的同学的影子——曾笨拙地努力,也曾热烈地绽放。她会说她是密院里很普通的一个人,她想脚踏实地,在平凡中创造瑰丽。而密院便是这样一个平台,开放包容、千姿百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用属于自己的姿态与心态,茁壮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