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交通大学溥渊未来学者计划(四期)立项答辩顺利完成,密西根学院大一学子王子谦,大二学子张淏珃、李易简,大三学子黄溱洧、邵禹杰入选本期计划,成功立项。

溥渊未来学者计划是由溥渊未来技术学院发起,面向上海交通大学本科生开设的学生骨干培养计划。该计划旨在支持在校本科生参与科研见习和实践,激发大学生的科研热情,提升大学生的科研潜质,培养面向未来发展需要的具有未来能源技术、未来健康技术研究背景的学生。

溥渊未来学者计划(第四期)立项名单

入选学子风采

黄溱洧

个人介绍: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2022级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本科生,参与奥克兰大学2024年冬季游学项目,曾担任密院科协项目部成员、工程导论助教,在校期间曾获密院科协优秀成员、第二十二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Master2023机甲大师超级对抗赛·全国赛冠军、2023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

项目名称:基于单细胞组学算法整合的软件开发

项目简介:随着单细胞组学的发展,针对单细胞分析流程不同阶段的计算方法给生物学家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然而,现有分析方法存在两大痛点:一是方法间联动性不足,不利于二次开发;二是操作门槛较高,限制了生物学家的使用效率。本项目致力于打造兼具高拓展性的开发者平台与低门槛的生物学研究工具,基于Bokeh和PyQt5构建交互式软件,参考常见单细胞组学分析流程,统一数据格式,整合设计软件界面与可视化功能,提供不同方法之间构建标准化接口,来实现跨方法的数据传输和流程的可拓展性。

成长收获:在密院的学习生活中,我不仅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知识,更在学习、实践和解决问题能力上实现了全面成长。这让我在探索新领域时,能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持续吸纳新知识,并将理论转化为实践,遇到困难时能够快速定位问题的关键所在。同时,密院课程中的团队作业也锻炼了我的沟通能力,让我能更加高效精准地向导师和师兄师姐请教,得到让我茅塞顿开的启发。

张淏珃

个人介绍: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2023级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本科生,现任学院学生会事业部部长,在校期间曾获上海交通大学C类奖学金。

项目名称:基于4D-STEM图像分析与神经网络的锂电池界面晶体结构解析

项目简介:本项目聚焦锂电池界面微观结构对电池性能的深远影响,特别是固体电解质界面(SEI)的纳米级结构。传统方法难以高效解析4D-STEM生成的海量复杂衍射数据,制约了电池性能优化。项目依托Cryo-4D-STEM高分辨率成像技术,结合卷积神经网络(CNN),开发自动化分析算法,精准识别晶体类型、晶向及界面结构演变。研究内容包括数据集构建、衍射仿真、模型搭建与软件开发,旨在突破非晶-晶态界面解析难题,实现电池界面结构的高效解析。成果将助力锂电池失效机理研究、行业标准制定及工业级AI图像分析平台建设,对新能源领域具重要推动作用。

成长收获:科研的过程充满未知与挑战,但也正是不断探索与解决难题的过程,让我体会到创造的快乐与成就感。每一次实验和算法优化,都是向真相靠近的一步,也让我更加坚定在科学道路上持续前行的信念。

李易简

个人介绍: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2023级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本科生,在校期间曾获冯桐笙奖学金。

项目名称:基于视觉语言模型的自主泊车与导航研究

项目简介:面向智能驾驶领域,视觉语言模型(VLM)因其卓越的通用推理与泛化能力,为提升自动驾驶系统的决策智能、安全性与可靠性展现出巨大潜力。然而,当前视觉语言模型在车载环境的实地部署仍受制于高昂的推理延迟和在特定复杂任务中的应用局限性。为应对此挑战,本研究聚焦于自主泊车这一典型场景,采用一种融合视觉语言模型与鸟瞰图(BEV)感知框架的方案,旨在将VLM的高阶语义理解能力与BEV模型的精确空间表征能力进行有机结合,以期开发一套兼具鲁棒性与高层智能的自主泊车及导航辅助系统。

成长收获:密院多样化的课程体系与理论实践并重的教学理念,不仅为我奠定了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也在项目中锻炼了我独立思考与团队协作的核心能力。感谢每一位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同学们的无私帮助,让我得以开拓视野,在学术道路上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

王子谦

个人介绍: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2024级本科生,曾获新生奖学金、第十五届“黎明杯”新生机械创意大赛亚军。

项目名称:基于视觉语言多模态大模型的机械臂双臂智能协作

项目简介:本项目聚焦先进的双臂机械臂智能协作系统研发,核心在于深度集成视觉语言多模态大模型。针对机器人系统在处理复杂双臂任务时,存在的动作规划冲突以及对预设路径的过度依赖等问题,研究将通过赋能机器人理解自然语言指令、执行动态任务规划和实现鲁棒控制,显著提升机器人系统的智能化水平与任务执行能力,为高端制造、精密操作等场景提供适应性更强的智能解决方案。

成长收获:密院的课程自由度较高,给予学生较为充分的时间深入探索感兴趣的研究方向。特别感谢学院、秦通老师提供的平台,让我得以接触前沿学术知识,在专业探索中不断拓宽认知边界。

邵禹杰

个人介绍: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2022级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本科生,先后担任强化物理、线性代数和微分方程、数据科学和Python数据分析、工程概率方法、高级科技写作与交流、信号与系统设计等课程助教,现任学院教学发展中心(Center for Learning and Teaching)助教培训员、学业分享中心(Advising Center)顾问成员,曾获高级助教证书和校级三等奖学金。

项目名称:基于PyBaMM高精度电化学机理模型的电芯多维性能指标仿真与评估研究

项目简介:在新能源技术蓬勃发展的当下,电池性能与寿命已成为各类应用中的重要因素,尤其是锂离子电池。为了优化电池设计和提升电池性能,科学家们使用数学模型来模拟电池的工作过程,PyBaMM作为专门用于电池电化学仿真的开源库,可以通过精确建模和仿真,帮助研究人员分析电池在不同条件下的行为,预测其性能,进而优化电池设计。本研究旨在利用PyBaMM高精度电化学机理模型,对锂离子电池进行多维度性能指标的仿真与评估。通过构建精确的电池模型、优化参数标定方法,并结合实验数据验证,最终实现对电芯循环寿命、快充速率、温升性能等关键指标的量化分析与优化,从而提升电池的综合性能和可靠性。

成长收获:密院的教育体系塑造了我们自主学习与独立思考的习惯,通过弹性的时间让我在学业和生活间达成平衡,得以在大学时光里多元、自由发展个人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