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薄首行研究团队与合作者在国际著名化学期刊《Chemical Reviews》(2018年影响因子54.301)在线发表题为“Classical and Emerging Characterization Techniques for Investigation of Ion Transport Mechanisms in Crystalline Fast Ionic Conductors”(《晶态快离子导体中离子输运机理的经典与新兴表征技术》)
密院教师Paul Weng获2019年度雅虎公司FREP项目支持
2020/04/14
近日,雅虎公司公布了2019年度FREP(Faculty Research and Engagement Program,教师研究和参与计划)项目的评审结果,密西根学院助理教授Paul Weng与项目副负责人波兹南工业大学教授Wojciech Kotlowski的课题“大规模多目标序列决策”成功入选获得资助。
密院科研团队在单个光学微腔中实现合成维度的反PT对称系统
2020/03/11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万文杰教授的科研团队在国际物理学权威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以“Synthetic anti-PT symmetry in a single microcavity”(《在单个光学微腔中实现合成维度的反PT对称系统》)为题发表在非厄米量子光学系统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密院教师科研发现将颠覆经典光电导增益理论
2020/03/06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但亚平教授课题组在纳米科学领域全球顶级学术期刊《ACS Nano》(杂志的影响因子为13.903)上发表题为《Explicit Gain Equations for Single Crystalline Photoconductors》(单晶光电导器件显性增益公式)的最新研究成果。
学者笔谈 | 鲍华:“宅”家做科研,你真的会读文献么?!
2020/02/26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很多人的生活节奏。身处湖北疫区的密院教师鲍华也已经居家隔离了一个多月,病毒阻碍了出门的脚步,但并没有影响他“宅”在家里做科研。
首届“聚交·科技”台湾数理资优生大学体验周活动在密院成功举办
2019/08/05
7月15日,上海交通大学 “聚交·科技”台湾数理资优生大学体验周活动在交大密西根学院正式拉开序幕,上海交通大学港澳台办公室副主任姚雪、交大密西根学院副院长陈谦斌,来自台北建中、成功高级中学、板桥高级中学、永春高中、华东台商子女学校等40余位高中学生及带队老师出席开营仪式。
密院教师团队参与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
2019/07/18
近日,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高通量计算与数据融合的新材料设计平台》获得立项批复,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工程仿真与计算材料研究中心鲍华、沈泳星、朱虹三位老师,以及材料学院赵冰冰老师组成的交大团队参与该项目。该项目牵头单位为中山大学。
密院教师杨睿获微系统与纳米工程论坛国际会议 “青年科学家”奖
2019/07/18
7月10日, 在上海举行的微系统与纳米工程论坛国际会议(MINE 2019)上,交大密西根学院教师杨睿获 “青年科学家”奖。
密院首届Go Global Day活动成功举行 国际一流大学项目等你来申请
2019/06/24
这里有无缝对接的国际本硕连读通道、丰富多彩的交流交换项目、涵盖五大洲的冬季游学项目……6月23日,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首届国际项目开放日Go Global Day在学院龙宾楼隆重举行。
密院教师杨睿及其合作团队提出内存内计算新思路
2019/04/23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教师杨睿在顶级学术期刊《Nature Electronics》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Ternary content-addressable memory with MoS2 transistors for massively parallel data search》,提出了将二维晶体管和忆阻器结合用于内存内计算的新思路。
密院教师但亚平获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计划重大项目资助
2019/03/07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教师但亚平主持申报的“室温通讯波段硅基激光器”项目获2019年度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计划重大项目资助,项目执行期为5年,资助经费总额300万元。密西根学院万文杰教授与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周林杰教授为该项目的共同参与人。
密院教师薄首行及其合作团队提出全固态钠电池设计新思路
2019/01/24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教师薄首行在国际顶级出版社Cell press 旗下知名学术期刊《Joule》杂志上发表其最新研究成果《Reactivity-guided interface design in Na metal solid-state batteries》,提出了全固态钠金属电池界面设计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