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风采
喜讯 | 密院教授荣登2022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年度榜单”!

喜讯 | 密院教授荣登2022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年度榜单”!

近日,2022年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年度榜单”  (Highly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正式发布。上榜的“中国高被引学者”共计5216人,来自504所高校、企业及科研机构,涵盖10个教育部学科领域、84个教育部一级学科,系统展现了中国科研领域的人才分布和突破创新情况。入选榜单的学者中,超过七成来自工学(2347人)。其中,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的黄佩森教授、王旭东教授成功入选,成为连续两年入选该榜单的密院学者。 黄佩森    机械工程...

了解更多
荣誉 | 密院教师Horst Hohberger获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教书育人奖”一等奖

荣誉 | 密院教师Horst Hohberger获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教书育人奖”一等奖

9月25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学举行2022年秋季学期干部大会,会上宣读了学校2022年“教书育人奖”名单。密西根学院教师Horst Hohberger荣获“教书育人奖”一等奖,成为本届一等奖获得者中唯一一位外籍教师。“教书育人奖”作为上海交通大学人才培养的校级最高荣誉,重点表彰在学校“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在推动学生“教育增值”上起到示范引领作用的优秀教师。 Horst...

了解更多
喜讯 | 密院教师辛弘毅、郭鑫斐获2022年CCF-腾讯犀牛鸟科研基金资助

喜讯 | 密院教师辛弘毅、郭鑫斐获2022年CCF-腾讯犀牛鸟科研基金资助

近日,2022年CCF(中国计算机学会)- 腾讯犀牛鸟基金公布科研基金入选学者名单,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教师辛弘毅、郭鑫斐成功入选,将在未来一年和腾讯研发人员携手开启从前沿探索、实践验证到应用落地的深度合作。 本次CCF-腾讯犀牛鸟基金共收到来自120余所高校的281份申请。基金评审专家历经一个月深入细致的函评、会评评审,从申报学者科研能力、研究价值、学术创新性、方案可实施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最终选出涵盖多个科研领域的31...

了解更多
战疫有我 | 徐国斌:站好疫情防控一班岗

战疫有我 | 徐国斌:站好疫情防控一班岗

东22栋楼,在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思政教师徐国斌的人生字典里,意义非凡。在今年3月9日到5月23日的这段日子里,这栋位于交大闵行校区东三片区中心地带的学生宿舍楼发生了动人的战疫故事。担任楼长职务的徐国斌第一时间逆行进校,在他的带领下,住在楼里的2018、2019和2021级等多个年级的309名学院本科生和宿舍阿姨一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守住了这片重要的疫情防控阵地,为学校筑起了一道重要的健康屏障。 每间宿舍都是疫情防控的“主战场”...

了解更多
战疫有我 | 孙婷:上好“疫”线云课堂,守住育人主阵地

战疫有我 | 孙婷:上好“疫”线云课堂,守住育人主阵地

在上海交通大学的校园里,有一位教师因疫情管控受困校内公寓,足不出户近三个月的她日夜与课程为伴,与学生为伍,坚持做到了教书育人两不误。在学生们的眼里,她既是一位令人尊敬的老师,又是一位令人信赖的知心“大朋友”。和蔼可亲、朝气蓬勃、兢兢业业是同学们对她的评价。她就是密西根学院教学发展中心主任孙婷。 倾心教育,打造优质云课堂...

了解更多
荣誉 | 密院教师乔恒荣获上海交通大学 “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荣誉 | 密院教师乔恒荣获上海交通大学 “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5月6日,上海交通大学2021-2022年度“青年岗位能手”答辩评审会举行。经过初审,共有22位来自不同院系、单位的候选人入围评选。专家评委结合候选人的申请材料、第三方展示进行打分,最终密西根学院教师乔恒成功获评 “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青年岗位能手”评选旨在进一步挖掘、树立和宣传我校青年教职医务员工的先进典型,展示青春奋斗风采,发扬模范带头作用,更好地激励和引导全校青年以奋发学习、努力工作的实际行动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 乔恒事迹介绍 课堂教学的“启蒙者” 乔恒与他的学生们...

了解更多
我的战疫日记 | 密院思政教师刘通:春风已有信,同心护平安

我的战疫日记 | 密院思政教师刘通:春风已有信,同心护平安

近期,我们陆续推出“我的战疫日记”系列文章,用密院师生们的视角,讲述过去这段时间我们的战疫故事。 作为密院思政教师和东20宿舍楼生活指导老师,同学们都喜欢称刘通“通哥”。在校园封控期间,他与东20的兄弟们一起努力,一同战疫,共同上了一堂“大思政课”,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春风已有信,倚栏望平安,这是“通哥”和他的兄弟们同心战疫故事的真实写照。 春风已有信,同心护平安...

了解更多
我的战疫日记 | 密院思政教师吴琦:交大,永远值得深爱,值得相信!

我的战疫日记 | 密院思政教师吴琦:交大,永远值得深爱,值得相信!

近期,我们陆续推出“我的战疫日记”系列文章,用留校思政教师们的视角,讲述过去这段时间我们的战疫故事。 “这世界有那么多人,多幸运,我有个我们。”这是密院思政教师吴琦的儿子录给留校抗疫的妈妈一首歌中的歌词。在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有这样一群“我们”。在交大校园抗击疫情的斗争中,他们总是冲在一线,逆光而行,用爱与智慧,用实际行动,为同学们上了一堂沉浸式的现实版的“大思政课”。 交大,永远值得深爱,值得相信!...

了解更多
我的战疫日记 | 密西根学院杨艳春:相信信念的力量

我的战疫日记 | 密西根学院杨艳春:相信信念的力量

昨天(3月20日)深夜,上海交通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则“好消息!交大闵行校区两轮核酸检测全员阴性!”的消息。消息的发布标志着交大实现了疫情防控的阶段性目标,取得了抗疫阻击战第一阶段的胜利。 自3月9日交大启动校内疫情防控以来,密西根学院党委副书记杨艳春与少数几位教职员工一起勇毅逆行,选择留校陪伴受疫情困扰的学生,在一线与校内外各方共同见证这来之不易的胜利。在奋勇抗疫的同时,他以个人的视角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了过去十几天战疫的经历和心得体会。 作为共产党员就要冲当逆行者,舍小家为大家...

了解更多
共克时艰 | 杨明教授接受媒体专访:用无人车送餐,解决学生吃饭问题

共克时艰 | 杨明教授接受媒体专访:用无人车送餐,解决学生吃饭问题

因疫情封闭管理,上海交通大学众多教师不顾个人安危,进校园为被隔离的学生送饭的事迹近日来成为媒体争相报道和公众关注的热点。高学历“逆行者“和“送餐天团”成员之一,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党委书记兼代理院长杨明教授昨天接受国内知名的全媒体新闻资讯媒体澎湃新闻的专访,分享了他参与校园疫情防控和为学生服务的亲身体验。 澎湃新闻记者联系到杨明的时候,他正站在学院楼的天台,身边晾晒着大量的被褥。 杨明说,疫情以来,老师普遍睡在办公室,“沙发上不好睡,一转身掉下来就醒了。”学校提供了被褥,但铺在地上睡几次就潮了,不得不多拿出来晾晒。...

了解更多
女神在密院 | 她们的力量,不可限量!

女神在密院 | 她们的力量,不可限量!

从引领贫困女生点亮人生的山村女教师张桂梅到勇夺冬奥双金创造历史的女运动员谷爱凌,2022年的春天,新时代女性独立自信的力量不断释放,她们的努力拼搏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目光。 在交大密西根学院,女性教职员工一直是令人瞩目的焦点。她们温柔有爱,英姿飒爽。她们美丽如花,千姿百态。她们用爱心奉献,用汗水坚持,在这个春天不断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朱 虹 副教授...

了解更多
教师风采 | 孙帅:一心赤诚服务发展 十载芳华筑梦未来

教师风采 | 孙帅:一心赤诚服务发展 十载芳华筑梦未来

孙帅在龙宾楼感恩墙前留影 【服务格言】 热心服务校友。十年如一日用心对待每一位校友,助力校友发展。 用心整合资源。以多赢思路整合学院发展资源,拓宽发展深度和广度。 创新工作思路。不断跳出工作舒适区,融合新思维推动改革发展。 她是一座桥梁,连接了校友与学生、家长与学院、校园与企业;她是一名园丁,既有全局格局、设计美感,又有奉献精神,精益求精;她是一位管家,在管理中助力学院成为合作办学的典范,在服务中得到师生校友家长的称赞。她就是上海交通大学管理服务奖三等奖获得者、密西根学院发展与合作办公室的孙帅。 聚焦校友发展,构建三全育人全链条...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