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密西根学院常见问题咨询解答
一、 密西根学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其它学院有什么区别?培养优势是什么?
就招生录取方式来说,密西根学院作为一个专业大类纳入上海交通大学统一招生计划,及考生分数必须达到上海交通大学所在省市的录取分数线才能进入专业录取程序(上海交通大学的自主招生优惠政策同样适用于密西根学院)。
也就是说,报考方式与上海交通大学其他专业相同,考生需将上海交通大学作为学校志愿,专业志愿中填报密西根学院。授予的毕业证和学位证与交大其他学院学院学生拿到的证书也没有区别。
但在师资聘任、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学生管理、国际化学习体验等各个环节,密西根学院都采用美国一流大学的教育理念和做法。课程体系、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学要求等方面都保持了美国密西根大学相关专业标准。
密西根学院注重知识传授过程由浅入深,覆盖面广,跨学科,贴近前沿,使得学生毕业后可以选择深造或就业的领域范围更宽。密西根学院注重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创新潜力,通过大量特色实践项目边学边用,以用促学,训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团队协作力、交流沟通能力、组织领导力等各项综合能力。
为了更好培养学生在跨文化、跨学科和工业背景下的团队协作和实践能力,作为上海交大毕业设计改革试点区, 2016年起,学院推出了全球交叉学科毕业设计项目(Global Multidisciplinary Design Project,简称GMDP项目),交大密西根学院采用了与目前国内传统工科毕业设计完全不同的新模式,将机械工程专业与电子信息专业的毕业设计课程合并为跨学科的毕业设计项目,由企业或教师设立与实际工程问题相关的毕设课题,让任课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合作对学生进行指导,最终提交全英文的团队论文,并且以团队形式进行全英文答辩,旨在帮助学生将工程知识在多学科融合的实际工程项目系统中进行实践与创新,为学生提供在企业实际研发环境中进行毕业设计的机会,以加强学生社会工程实践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由密西根大学工学院和交大密西根学院学生共同组成的团队先后在上海与安娜堡两地通过实地和远程方式合作,完成通用汽车、博世等赞助企业给定的工程课题。毕设项目开设以来,已与众多业内知名企业展开合作,受到企业的一致好评并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表示,密院的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都非常强,在帮助公司探索新领域、挖掘新创意、引领技术前沿等方面发挥了超出预期的效果。
这一新型跨国毕设项目得到了众多海外知名高校的关注,合作机会不断涌现。除了密西根大学,学院也即将与德国最顶尖理工科大学之一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展开合作,为密院学子提供更多元的跨文化、跨学科体验,帮助工科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合格工程师所需的各项能力和素养。
学院的课程体系除工程基础和专业课外,还涵盖科技写作与交流、职业道德、商业管理、创业实践、语言文化、文学、历史、哲学等等丰富的人文社科类选修课程及通识类课程。学院开设的所有课程使用全英文教学,采用英文原版教材,让学生从大学本科阶段开始体验多元化、国际化的学术氛围。
同时,学院不遗余力地为在校生创造各类课外平台,建立创业教育中心和跨学科教育中心,为学生提供创业辅修课程、创业大赛、“会见企业家”系列讲座等多种活动,定期组织关于企业管理、风险投资、艺术与设计、品牌价值以及环境变化等系列讲座。提供学生跨行业的思想交流平台。打造跨学科人才培养和创新的环境,培育学院学生的人文底蕴,在多学科融合的氛围中提升工科学生的品味和素养。由创业教育中心发起、上海交通大学支持的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业项目,已于今年2月完成孟加拉国实地考察,与达卡大学、城乡发展学院、A21、格莱珉能源等当地合作方开展的项目已取得初步进展,该项目旨在通过与非政府组织、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合作,在一带一路区域展开医疗健康领域的移动技术应用,宣传技术创业理念。创业教育将工程技术教育、商业想法和社会意识结合在一起,为学生打造更宽更广的职业发展和多方面的社会角色。
二、 密西根学院合作办学模式有什么特点?
密西根学院,作为中国教育部特设的国际化办学特区,扎根中国,连接世界,完美结合中美教育优势,致力于构建全球新格局思维与能力教育,聚焦前沿学科,强化学科交叉融合,培养符合时代发展与国家未来需求的国际化、复合型拔尖创新领军人才。让中国优异学子在中国就能获得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上海交大密西根学院正是为中国学生创造了这样一个不出国的留学经历。
- 密西根学院是国家教育改革的试点特区。在国际化的办学体制机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一流师资队伍聘任管理、学科交叉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创新和探索,努力在中国本土快速建成一所国际一流的学院。
- 参照美国密西根大学师资聘任和晋升标准,打造了一支世界一流大学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 参照美国密西根大学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并结合中国实际制定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其中,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和机械工程专业获得国际权威的ABET工程认证委员会的认证,成为国内率先、交大唯一获得ABET认证的两个专业。
- 作为上海交通大学的一个特色学院纳入统一招生计划,由上海交通大学的工科优势品牌保证一流生源。
- 全英文教学模式、沉浸式国际化氛围和高质量的国际化学习交流机会,为学生提供全程的国际化学习体验。
- 交大密西根学院以“交大密西根学院模式”成为国际教育改革的“风向标”,引领国内高校跨学科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在学院共同创建方上海交大和密西根大学的密切合作和共同支持下,交大密西根学院的办学特别是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学院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学子心中的“梦工厂”,不断培养国际化、创新性、领袖型人才,造就改变中国、引领世界的未来力量。
三、交大密西根学院已成功获得国际权威ABET的专业认证,能简单介绍下ABET认证的意义和优势吗?
学院机械工程专业和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已在国内率先获得国际权威的ABET认证(ABET认证是国际公认的最具权威性和普遍性的工程专业认证体系)。目前全球已有31个国家超过770所高校近3900个项目获得ABET认证,这其中包括美国MIT、斯坦福大学、密西根大学等名校。因为ABET认证是一种质量的保证,这就使得通过ABET认证的项目之间可以更容易实现学分互认,对学院拓展国际合作,促进学生交流交换,以及吸引优质留学生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学院学生在申请工作时也会更容易得到业界认可和青睐。ABET认证,意味着从这个项目培养出来的学生已经具有坚实的工程教育基础,可以在各种新兴技术领域引领创新,具备工程师所必须的社会责任和安全意识,并能参与和适应国际竞争。
ABET考核方向:教育目标,学生能力,持续发展,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学校支持
毕业生应具有11种能力:数学、科学及工程知识的应用能力设计和进行实验及分析与数据处理的能力;根据需要设计部件、系统或过程的能力;对职业道德及责任的认知能力;团田队协作、沟通能力;雄厚的教育基础,能够认识教育对全球环境和社会影响的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与时俱进的能力;在工程实践中能够运用各种技能、工具的能力。为此,课程体系要有能支撑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要在培养目标的指导下有效地帮助学生获得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四、密西根学院的师资情况如何?
学院的师资队伍实行全球公开招聘,聘任及考核晋升完全参照美国一流大学标准执行,稳定的全职教师团队,所聘终身系列教师100%拥有世界顶尖高校博士学位,且拥有世界一流大学或全球跨国公司从事前沿科研的经验,外籍比例超过50%。他们毕业于或曾任职于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密西根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普林斯顿大学、亚琛工业大学、东京大学等世界顶尖大学。
学院教师的科研方向涵盖通信与网络、光学和光电子、机电控制、计算机工程、设计与制造、动力学与振动、控制和信号处理、能源与动力系统、微米/纳米/生物器件、结构与材料、热/流体力学、生物医学技术、人体工程学、人工智能、THz通信、固态电池与材料等学科的前沿领域。
密院学生在本科阶段就可以申请与教授一起做科研项目,且可拿学分,大三,大四有机会发表学术文章。
教师可为学生未来深造,申请顶尖名校给予指导与推荐。
五、密西根学院录取时是否对英语有要求,入学后能否适应全英文教学?
密西根学院对高考英语成绩无单科硬性要求。学生入学后,学院配有优秀的专职外籍讲师教授专业英语写作,跨文化交际与沟通等课程。学生还需要继续学习语言,所以大部分学生需要1-2个学期就能完全适应全英文的教学环境。
六、密西根学院男女生比例怎么样?
密西根学院有非常多优秀的女学生,学院鼓励女生报考。男女比例4:3。
七、密西根学院有哪些专业?学生何时选择专业方向?
目前设有三大类专业:机械工程专业、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机械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按密西根大学机械工程系的标准设计,培养学生具备机械领域多个相关基础学科的坚实基础和应用能力,涵盖设计与制造、流体、热力学、材料与固体力学、动力学、机电控制和机电一体化等方向。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同批被国际权威ABET的认证。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是按照密西根大学电气工程和计算机工程的综合标准设计,是两个学科的交叉复合专业,涵盖电路、半导体与器件、电磁、通信、人工智能、光学和光电物理、纳米科学、计算机工程、控制理论、数据科学等方向。是全国目前该学科唯一被国际权威ABET认证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按照密西根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计划和标准设计,培养学生具备材料学科多个基础领域的知识和应用能力,涵盖材料物理、材料热力学、动力学、材料工程设计、储能材料、计算材料、纳米材料等方向。
学院采用独特的培养模式,即学生进校时不分专业,大一年级按理工科通识培养,以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升入大二年级前优先根据自主意愿选择专业方向。(不受高考志愿和成绩影响)进入专业学习,学院在各地的招生只设一个专业代码,考生可以认为是按院招生,不必担忧具体的专业,学生进校一年后再选择。
八、密西根学院的是不是只有这三大类专业?除了这三大类专业,还有没有别的选择?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相对于传统的工科人才,未来新兴产业和新经济需要的是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不同于传统院系,交大密西根学院不设任何专业壁垒,在课程和专业设置上打通专业间互通的渠道。在打造学生扎实专业基础的同时,拓展学生交叉学科的视野,引领学生以创新的思路和跨专业的角度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为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学院提出“主修 + 辅修”培养理念,在已有机械工程、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三大本科专业基础上,开设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创业、工业人工智能、全球格局下的中国研究等辅修专业,并鼓励引导学生把跨学科的辅修知识应用到主修专业领域。学生在修满至少15个学分的相应课程后,可获得学院颁发的辅修专业证书。学院即将新开科技金融辅修和管理学辅修。
九、在交大密西根学院读书一定要出国吗?学生最后获得的学位是什么?
密院所有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节奏自主决定。密西根学院的使命和价值是让中国优异学子在中国就能获得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交大密西根学院正是为中国学生创造了这样一个不出国的留学经历。密西根学院为所有学生提供从学习内容到学习方式以及实践环节等等方面,众多丰富的选择方向和充裕的选择空间(进可攻,退可守)。
密西根学院所有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院多层次本–硕–博衔接跨学科学位项目:上交大本科学位项目(含海外学习机会),上交大–密西根大学本科双学位项目,本硕连读全球学位通项目(本硕连读5年完成,和读博机会),上交大–密西根大学双硕士项目,上交大硕士/硕博/直博项目(保研机会)
是否出国,何时出国,何时实习,何时就业,何时继续科研等等这些问题可以慢慢思考,随机应变,因为密院在学生发展的任何阶段都提供多元且充分的选择保障。
交大本科学位项目:本科四年都在交大密西根学院完成专业学习,毕业后可获得上海交通大学的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和密西根学院的学习证书。(推荐免试国内一流高校升学机会––攻读硕士/博士学位项目的保研资格的机会)
交大硕士/硕博/直博项目:大四学生在交大密西根学院本科毕业后可申请本院硕士,及学院的硕博连读,或直博项目,研究生期间可获得奖学金,助学金。另外,研究生科研活动丰富,已有同学参加海外顶级国际会议并宣读论文,或在国外进行交流。目前学院也正在拓展双硕士项目。
交大-密西根本科双学位项目:本院学生在大二的时候自愿申请该项目,被录取的学生于大三赴密西根大学学习,选择的专业包括密西根大学工学院和文理学院的19个专业(航空航天工程、生物医疗工程、化学工程、土木工程、大气海洋、计算机工程、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电子工程、工程物理、环境工程、工业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船舶建造与海洋工程、核工程、太空科学,以及非工程类的数学和物理专业)。学生在满足两校的毕业要求后将分别获得上海交通大学和密西根大学两个不同专业的本科学士学位。
全球学位通本硕连读项目:美国密西根大学5大学院的9个专业的本硕连读机会;(工学院:机械工程、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统工程与设计、能源系统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汽车工程、制造工程、全球汽车产业与制造工程;罗斯商学院:管理(双硕士),供应链管理(双硕士)、会计;信息学院:大数据分析、用户体验研究与设计;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可持续系统;文理学院:应用统计);与欧洲顶尖学府,全球百强名校的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的本硕连读机会;(包括机器学习、媒介管理、物理电子学、电力工程、网络技术与系统、系统控制与机器人、无线网络系统、嵌入式系统、通讯系统、医学工程、工程设计、工程力学、海洋建筑工程、车辆工程);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本硕连读机会;美国西海岸最古老的全美前20顶尖大学南加州大学的本硕连读机会;全球百强名校都柏林圣三一学院的本硕连读机会;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本硕连读机会。学生在满足两校的毕业要求后将分别获得上海交通大学的本科学士学位和国外合作伙伴大学的研究生硕士学位,以及读博机会。
全球交流交换生项目和海外国际游学项目:密院学生不仅可以享受交大的国际交流交换平台项目,还可享受密院平台的学费减免的全球海外交流交换项目,交大密西根学院创造各种机会为学生提供不同的海外学习体验,鼓励学生走出国门,体验异国文化,边游历边学习,开阔眼界,丰富自身阅历,提高生活能力,成为优秀的世界公民。每年的秋季、春季和夏季学期,学生都可以申请参加各类海外合作高校的交换项目,包括拥有70多个成员学校的Global E3全球工程交流组织、加州大学包括伯克利分校、洛杉矶分校在内的所有10个校区、马里兰大学、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荷兰代尔伏特理工、瑞典皇家理工等,以及上海交通大学提供的交流交换项目。每年寒假期间,学院为学生设计了为期一个月左右的短期冬季海外游学项目,目的地国跨越五大洲,包括德国、法国、西班牙、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爱沙尼亚等。让学生通过看到更大的世界而面向更开阔的未来。近年来,到交大密西根学院攻读学位或交流交换的国际学生逐年增长,每年有100多位来自世界各地包括美国、德国、意大利、法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泰国、印度、加纳、巴西等国家的留学生在密西根学院学习,密西根学院是一个真正的跨国跨文化的国际化社区。交大密西根学院也被设为上海交通大学英文留学生工科平台。
通过一系列的学位项目、海外交流和游学项目,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国际化教育机会和环境。未来,密西根学院将坚持国际化办学战略,不断拓展各种国际合作,实现所有本科生在毕业之前均具有100%的海外游学经验。
十、是不是只有学习好,排名前30%的同学才有机会读双学位?
交大密西根学院的国际学习、交流项目逐年增多,学生有了更多元化的选择,吸引学生的不再仅仅是同密西根大学合作的本科双学位项目,还有性价比相当高的全球学位通本硕连读项目,例如瑞典皇家理工大学的3+2项目,美国密西根大学工学院、商学院和文理学院的本硕连读项目等等也都成为很多学生高性价比首选。同时,学院还为学生提供很多全球交换生项目和海外国际游学项目来丰富学生们跨国境,跨专业的多元国际化教育体验。
十一、为什么近两年很多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选择大三、大四继续留在交大密西根学院完成学业?
十二、密西根学院的奖学金有哪些?
2019年以1144名在校学生为基准:学校学院两级获评总覆盖率45.27%。其中学院奖学金金额731万,学校及以上奖学金金额48.25万,总共近780万人民币。
(2020年密西根学院的学费是7.5万人民币每学年,2020年所有报考进入上海交通大学,第一志愿被密西根学院录取的优异考生,最高可申请获得30万的全额奖学金。)
十三、密西根学院已成功办学14年,毕业生去向情况如何?
在学术领域,我们已经有校友入职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等世界名校担任教职,也有校友受聘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顶尖大学担任教职。据不完全统计,回上海交通大学担任教职的已有9位校友。这些杰出的校友都是高水平学术就业的典范。
在工业界,我们也有不少校友从海外学成回来投身行业发展,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17年到2019年间,我们一共有7位校友入选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商业领袖榜单,其中有两位还入选了福布斯亚洲30位30岁以下商业领袖榜单。刘宗长校友入选了美国制造工程协会评选的30位30岁以下制造业杰出青年领袖榜单。
2010-2019届本科毕业生赴美高校深造情况(依据U.S.News研究生院校工程专业排名列举部分学校) | |||
---|---|---|---|
麻省理工学院 | 10 | 德州农工大学 | 14 |
斯坦福大学 | 51 | 南加州大学 | 116 |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 44 | 康奈尔大学 | 23 |
加州理工学院 | 2 | 哥伦比亚大学 | 65 |
卡耐基梅隆大学 | 88 | 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 | 5 |
密西根大学安娜堡分校 | 562 |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 33 |
佐治亚理工学院 | 35 |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 60 |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 | 32 | 普林斯顿大学 | 8 |
普渡大学 | 15 | 西北大学 | 10 |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 | 20 | 宾夕法尼亚大学 | 30 |
十四、如何从工科试验班进入密西根学院学习?
十五、中美摩擦对密西根学院的学生和发展有什么影响吗?
如果说一定要有影响的话,那就是同学们学习和老师们授课方式的改变,签证的时候会被多问一些问题,只要真实而诚恳的回答,就不会有大问题,一些非常有针对性性的签证限制也是和军方有关的特殊部门的特定人群。
我们在发展战略上是全球性的国际化合作,所以拓展中的欧洲、澳洲、加拿大等学位和非学位项目都在不断的增加。
全球名校(藤校)对密院教学质量的认可的最新例子:在今年疫情的影响下,像美国的常春藤名校康奈尔大学将交大密西根学院作为2020年录取中国籍新生的入学学习地,https://experience.cornell.edu/opportunities/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um-joint-institute-study-away
美国密西根大学也将交大密西根学院作为2020年录取的中国籍研究生新生的入学学习地。这是全球名校对密西根学院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成果的认可,才会这样,否则自毁品牌。美国顶尖高校和国内优秀顶尖人才的需求是相互的,美国高校的申明表示非常欢迎,密院和密大的合作也在持续不断的深入且更加紧密。
如果在全球疫情和国际大环境的持续影响下,那么受到波及的也不仅仅只是密院的学生,包括清华,北大,交大,复旦等全国高校的学生都会受到影响,如果都出不了国,那么密西根学院作为国际化顶尖工学院,教育部的国际化特区,一定会呈现更加凸显的优势。
十六、在今年全球疫情和大国关系影响下,来密西根学院学习的价值是什么?
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教和学关系都发生了深刻变革,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密西根学院聚焦师资水平而不是只关注教师队伍规模,密院面向全球选拔引入具有一流水准的学术高层次海归人才。打造了一支过硬的国际化高水平,拥有世界顶尖名校背景的师资团队,提供全英文沉浸式的学习氛围,改变简单地以知识传授为目的的课程教学范式,探索创新教学形式,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合作式、参与式和研讨式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够深度参与、有效体验教学过程,强化实践育人,培养自主学习和创新思考的能力。学生高效的学有所让得、得有所思、思有所获。密院聚焦学科领域交叉融合发展,将精力和资源都集中到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上,密院聚焦人才培养质量而不是只关注学生数量,让学生在砥砺中获得真知、增长才干。从密西根学院走出的卓越人才都极具鲜明国际竞争优势、懂得抓住机遇、超前布局,善于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去规划自身未来最有潜力的发展方向。
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意见 – 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
教育对外开放是教育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和重要推动力。要坚持教育对外开放不动摇,主动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鉴、互容、互通,形成更全方位、更宽领域、更多层次、更加主动的教育对外开放局面。”教育部国际司负责人说。“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国家建设的需要,是新时代发展的需要,既迫在眉睫,又恰逢其时。中国始终高举合作共赢旗帜,致力于深化拓展与世界各国在教育领域的互利合作和交流互鉴,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教育部国际司负责人说。《意见》着眼加快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和培养更具全球竞争力的人才。”教育部国际司负责人介绍,在高等教育领域,将支持高校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合作
疫情对出国留学的影响是暂时的
为了不出国门也能“留学”,过去一个时期,我国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引进了一批境外优质教育资源。目前,经教育部批准和备案的各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近2300个,其中本科以上机构和项目近1200个。
教育部国际司负责人介绍,《意见》将加大中外合作办学改革力度。一是完善法律制度,推进《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及其实施办法修订工作,为开放办学、规范办学、高水平办学提供制度保障;二是创新工作机制,通过“项目备案制”“部省联合审批”等改进审批方式,完善评估和退出机制;三是鼓励先行先试,配合国家新一轮改革开放,探索适当放宽合作办学主体和办学模式的限制,给予相应的鼓励引导政策或实行准入特别管理措施。
我们还将扩大在线教育国际辐射力,支持各级各类学校和机构开发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竞争优势的专业课程、教学管理模式和评价工具。借力‘中国教育云’,建立中国特色国际课程推广平台。”教育部国际司负责人说。
“疫情对出国留学的影响是暂时的。《意见》重申将继续通过出国留学渠道培养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类人才。”教育部国际司负责人表示,将积极开拓优质教育资源合作渠道,拓展出国留学空间。同时,下大力气完善“平安留学”机制,将应对疫情过程中摸索出的行之有效的做法进一步制度化、常态化,为广大学子实现留学梦保驾护航。
《意见》强调,在党委统一领导下,推动政府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把教育对外开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同时,建立健全多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加大保障力度,加强智力支撑,有效防范化解风险,广泛调动社会力量支持教育对外开放工作。
- 国家坚持教育改革开放不动摇,主动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鉴、互容、互通,形成更全方位、更宽领域、更多层次、更加主动的教育对外开放局面。中国始终高举合作共赢旗帜,致力于深化拓展与世界各国在教育领域的互利合作和交流互鉴。
- 在高等教育领域,将支持高校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合作,为国家培养更具全球竞争力的人才迫在眉睫
- 国家的教育改革发展定位是为了不出国门也能“留学”,过去一个时期,我国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引进了一批境外优质教育资源。目前,经教育部批准和备案的各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近2300个,其中本科以上机构和项目近1200个。
- 国家和政府将为出国留学保驾护航。“疫情对出国留学的影响是暂时的。《意见》重申将继续通过出国留学渠道培养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类人才。”教育部国际司负责人表示,将积极开拓优质教育资源合作渠道,拓展出国留学空间。同时,下大力气完善“平安留学”机制,将应对疫情过程中摸索出的行之有效的做法进一步制度化、常态化,为广大学子实现留学梦保驾护航。
- 《意见》强调,在党委统一领导下,推动政府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把教育对外开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同时,建立健全多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加大保障力度,加强智力支撑,有效防范化解风险,广泛调动社会力量支持教育对外开放工作。